王风行
笔名:传叔银
骑车人、推理迷
长途旅行专家,人类学田野考查者
注:长途旅行,一次性出门起码三到五个月的旅程,是指时间上的长途。
豆瓣网ID:nothing传叔
豆瓣主页:http://www.douban.com/people/chuanshu/
新书《慢骑中国》:http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4869869/
个人简历以及旅行经历
1992年夏,高考结束,不等发榜(其实是害怕落榜),即背包自助游杭州、无锡等地。
1997-1999年工作期间,自助游广州、珠海、深圳、海南岛等地及泰国,因当时去泰国必须参团,而行程中有诸多不如意,所以坚定了日后尽可能不参团的信念,独立行走,收获更多。
2000年5月,首次尝试搭车+徒步+骑车的混搭方式行走云南滇藏线,从昆明、大理、丽江、中甸,一路向西,一发不可收拾,开启十余年的长途旅行生涯。
此后值得一提的旅行有:
2004—2006年,再次使用搭车+徒步+骑车的混搭方式旅行,来回多次环绕新疆、穿越西藏(兼及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等各省藏区),踏勘多条入藏线路——新藏线、川藏南线、滇藏线、青藏线、中尼公路、中巴公路、沙漠公路等,或结伴或独行,均全程走完。
行程数万公里,因为流连西北和西藏的风土人情,于是长住拉萨,乌鲁木齐。
其间曾骑车从甘南藏区纵穿甘肃,直达敦煌。
2010年秋冬,受到杨柳松穿越大羌塘的影响,决定筹划更大规模的旅行。
2011年春,决定以全程骑车方式,慢速横穿中国,3月27日南京出发,8月31日完成。
横穿中国日程表
3月27日南京出发,进入安徽后,基本沿318国道后转入305省道前进
5月11日成都出发,川藏小北线(317国道),转川藏南线(318国道西藏段)
6月11日到达拉萨,休整15天
6月26日出发,中尼公路,219国道
8月1日狮泉河出发,新藏线、无人区,最后1000公里的烂路
8月20日叶城出发
8月31日完成,全部行程约8000公里。
横穿中国具体路线
南京—安庆—武汉—岳阳—重庆—成都—映秀—汶川—马尔康—炉霍—甘孜—德格—昌都—邦达—八宿—然乌—波密—通麦—鲁朗—八一——拉萨—羊湖—江孜—日喀则—拉孜—萨嘎—塔钦—冈仁波齐(神山圣湖)—狮泉河—日土县—多玛—界山达坂—死人沟—三十里营房—麻扎—库地—叶城—莎车—英吉沙—喀什
参看附图:
《慢骑中国》几个要点:
1、详细介绍了骑车人出发前的准备工作,包括硬件和软件、以及身和心的准备,一共四个部分,统称为“变形”,最后所有这一切要合并成为一个整体,一个骑在车上的人。
2、对待长途旅行中的任何一件随身用品都应该:郑重其事,然后物尽其用。
说明:对待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归属了你的物件也都要如此。一件衣服穿十年,并不是买不起新衣服,也不是这件有多么好有多么喜欢,只是穿着舒服,好比工具用得顺手,就让你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,还有什么比关键时刻掉链子更糟糕的事吗?
正因为一次一次地修车,一遍一遍地保养,你才真正了解这辆车,它不再是一辆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量产车,而是你自己的专用车,一辆让你能骑起来舒舒服服的车。
3、不换车
出门走长途,一辆牙盘、飞轮和链条完全磨合的车子会比刚买的同档次新车要更好更贴心。要完全磨合,你起码得骑个八百一千公里的才行,也就是我们从南京到岳阳的距离,这一段路程不但是牙盘、飞轮和链条的磨合期,也是我们和车子的磨合期。从手感到坐姿,都在不断地缓慢微调中,这种微调完全是以个人骑行体验为基础的,每个人发力的方式不完全一样,再高明的技师,哪怕环法自行车队的教练,也只能给你指点,而无法代替你完成。
车刹的灵敏度和刹车的力度息息相关,只有经常骑车练习才能掌握,我们一般不换车骑,而是盯着一辆车骑,也是因为这个原因。刹车质量和刹车技术的好坏,对于高速下坡是最致命的核心因素,同时也是能救命的唯一稻草。有命,才能骑车。
4、进藏之前的骑行,基本上带了钱就行,进藏之后,钱就不是万能的了,有些东西必须预先带上。西藏的神圣和神秘或许也与此有关,钱居然不是万能的了,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。所以要做功课。
5、藏地防狗秘技
a、把车拦架在你和狗之间,形成一道藩篱。
b、比狗更大声地叫喊,练过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正宗佛门狮子吼最好。
c、捡石头、扔石头,扔不准也不要紧,能扔准了更好。
d、喷水,迎面浇它们一头一脸的,不过水很宝贵,不喷为上。
6、长途旅行
长途旅行考验人的地方,和得到一份新工作,在本质并无区别,一样的,就是一样的,要遵循每天大致相同的作息模式,从开始的一切都很新鲜,到新鲜劲头过去,一切归于平淡。人总是不甘于平淡,要求各种刺激的
7、关于两个人旅行
分摊费用
互相照顾
不带帐篷
骑车出门走长途,要么你就独行,要结伴同行,就得谨慎郑重,然后有始有终。
结伴组队的首要关注条件是彼此的贫富,听起来和想得不一样,好像很庸俗,其实这是非常实际的做法。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骑长途,就是起码连续二三个月,甚至三五个月、一年半载在路上。也可以理解为长期在外生活,现在是21世纪,出门喝口水都是要钱的,如果两个人的贫富差距太大,是没有办法长期共处的。
当年在拉萨,几乎每天每顿都有聚会,总有些特别自觉的人自觉地不来参加,觉得贵,而且聚会嘛,一开心就会花掉更多的钱。但是你总是不来参加聚会,长此以往,朋友们就把你忘了。还有些特别不自觉的人总是不自觉地来蹭吃蹭喝,一回两回还可以容忍,时间长了,大家就不带他玩了。走长途的道理也是一样的,这是物质层面的。更主要也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贫富,以及时间的贫富。你如果只是请了20天的假,就会总怕时间不够用,心态就不会放松,越不放松就越发要赶时间,舍不得耽误时间。长途旅行就是为了让你舍得,不舍得是没法走长途的。
一般组队结伴所关注的个人体力、耐力和骑车技术什么的,都要依托于心态、时间的富足才能发挥效用。再好的装备、再多的金钱也还是要依托在心态、时间的富足之上。
8、大量吐槽电影《转山》,并据此说明上坡、下坡、高原骑行等等具体的骑车实用技巧。
上一篇:2013仲秋购物狂欢节送礼不用愁